公司新闻

110 米栏惊天逆转!眼镜飞人 徐卓一连超 5 人摘牌

夜色下的田径场灯光如昼,逆风掠过跑道的瞬间,第七道出发的徐卓一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。发令枪响的 0.148 秒后,这位身高 1.97 米的上海小将如离弦之箭冲出,却在前四栏被对手拉开半个身位。谁也没想到,这场看似平平无奇的 110 米栏决赛,即将上演中国田径近年最震撼的逆袭之战。

mk体育,mksport,mk体育直播,mk体育网

身着红色战衣的徐卓一在第五栏处突然加速,他标志性的 "竹竿式" 跨栏动作此时展现出惊人效率 —— 长腿过栏时几乎不需要大幅屈膝,栏间节奏如精密齿轮般咬合。第六栏过后,他已经从倒数第二追至第四位,眼镜片反射着跑道灯光,划出一道凌厉的红色轨迹。现场观众的呐喊声浪突然拔高,所有人都看清了这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正在创造奇迹。

110 米栏惊天逆转!眼镜飞人 徐卓一连超 5 人摘牌

第八栏是整场比赛的转折点。徐卓一借着强劲的后程爆发力,用标志性的 "孙氏跨栏" 技术连续超越两位对手。他的步频从每秒 4.5 步提升至 4.8 步,这组数据甚至接近刘翔巅峰时期的节奏。当最后三个栏架被甩在身后时,原本落后的他已经冲到第二位,与领先者的差距只剩下一个栏架的距离。

最后十米冲刺阶段,看台上的孙海平猛地站起身。这位培养出刘翔、谢文骏的金牌教练,曾在杭州亚运会后调侃 "如果跑道再多两个栏,徐卓一就能拿冠军"。此刻预言仿佛成真,徐卓一凭借 13 秒 23 的赛季最佳成绩,在压线瞬间完成对第五位对手的超越,胸前的号码布随惯性飞扬,最终以铜牌结束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。

场边的计时器定格瞬间,徐卓一弯腰扶膝大口喘气,眼镜片上的雾气模糊了视线。这枚奖牌对他意义非凡 —— 三年前在松江七中开始系统训练时,教练曾因他 "风一吹就倒" 的瘦弱身形担忧;2023 年杭州亚运会摘铜后,他红着眼眶对孙海平说 "对不起师父";而今天,同样的师徒二人在赛道旁紧紧相拥,68 岁的孙海平拍着他后背重复着那句话:"我就说你能做到。"

技术统计显示,徐卓一的后程 30 米用时仅 3.12 秒,这一数据甚至超过他 2024 年全国大奖赛夺冠时的表现。身高带来的跨栏优势在本场比赛体现得淋漓尽致,他过栏时的重心高度比对手平均高出 15 厘米,如同 "降维打击" 般轻松写意。这种天赋早在 2016 年就被上海体校教练发现,当时 13 岁的他在测试中展现出的栏间灵活性,让教练们看到了中国短跨项目的新希望。

赛后混采区里,徐卓一的眼镜还沾着汗水:"前半程确实有点紧,想起了北京站 0.01 秒惜败的经历。但跑到第六栏时,突然想起师父说的 ' 后程才是我们的战场 '。" 他所说的北京站赛事,正是 2025 年洲际巡回赛中被日本选手阿部竜希极限反超的遗憾之战,那场 0.01 秒的差距让他苦练了三个月的冲刺技术。

领奖台上,当铜牌挂在脖子上时,徐卓一特意将奖牌贴近眼镜。这副陪伴他征战赛场的眼镜,见证过 2023 年亚锦赛 13 秒 39 的亚军时刻,记录过巴黎奥运会预赛小组第一的惊喜,更承载着从松江方塔小学田径场到国际赛场的成长轨迹。孙海平在看台上举起手机录像,镜头里的弟子正在向观众致意,红色身影与当年刘翔夺冠时的画面渐渐重叠。

技术解析显示,徐卓一此次采用的七步上栏技术已经炉火纯青。这个曾让刘翔称霸世界的技术动作,在他身上呈现出新的生命力。13 秒 23 的成绩虽然距离刘翔 12 秒 88 的世界纪录还有差距,但考虑到逆风条件,实际表现已堪比国际顶尖水准。正如孙海平赛后所说:"他的进步不是偶然,从 2016 年进体校时每天加练 200 次跨栏,到现在能在大赛中稳定发挥,这孩子用十年磨一剑的坚持诠释了中国短跨精神。"

夜色渐深,徐卓一在运动员通道里反复观看比赛回放。手机里弹出的训练计划提醒他明天还要进行核心力量训练,屏幕背景是他与刘翔的合影。这个 22 岁的 "眼镜飞人" 或许还不知道,自己这场荡气回肠的逆袭之战,已经让无数中国观众想起了那个属于红色闪电的黄金年代。而在更远的未来,世锦赛领奖台和下届亚运会金牌,正在等待着这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继续狂飙。

发表评论